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4学时)本章以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观察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旅游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了解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些代表性事件;熟悉现代旅游活动规模得以不断增大的原因,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
第二章:旅游活动概述(5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应能掌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界定,熟悉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理解基于不同视角的旅游活动要素;了解旅游活动分类的常用依据,熟悉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一般差别;掌握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并理解认识这些特点的意义;熟悉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3学时)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对旅游者进行概念界定的历史过程;熟悉联合国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统计口径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对此所做的最新规范;掌握我国对旅游者统计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所具备的条件以及认识这些条件的实际意义;了解对旅游者进行分类的目的与方法,熟悉消遣型旅游者和差旅型旅游者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3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各种分类标准;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熟悉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了解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第五章:旅游业(6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的界定依据,熟悉旅游业的基本构成;了解旅游业对旅游活动发展的拉动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了解旅游业中主要经营部门的构成;熟悉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景点等旅游行业各自扮演的角色、基本业务,以及发展状况和行业趋势。
第六章:旅游组织(3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动机,对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以及用以调控旅游发展的手段;熟悉各类非营利性旅游组织的作用,了解与我国有关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第七章:旅游市场(4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及市场细分的知识,了解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熟悉旅游客流的流动规律。了解我国旅游业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情况,熟悉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并熟悉一个旅游目的地在选择重点客源市场时应予以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4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了解其中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熟悉产生这些影响的基本原理。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熟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提出背景和基本目标;掌握旅游承载力的概念、实质和认识意义;熟悉可用于预防和控制旅游消极影响的基本举措。